学术型硕士生导师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表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研究方向 | 所属单位 |
1 |
蔡 炜 | 副研究员 | 1、大气污染控制2、环境能源材料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2 |
卜云飞 |
教授 |
1、能源环境 2、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3 | 陈 凯 |
副教授 | 1、超分子环境功能材料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4 | 陈 磊 | 副教授 | 1、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2、城市化的气候环境效应3、大气环境与健康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5 | 陈敏东 | 教授 | 1、大气化学2、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3、环境材料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6 | 仇鹏翔 | 副教授 | 1、环境催化2、能源材料3、大气同位素化学4、大气监测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7 | 樊建凌 |
教授 | 1、大气沉降及其环境效应2、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变化的响应3、生态系统碳循环模拟及评估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8 | 方 昊 |
副教授 | 1、水环境抗生素抗性基因2、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9 | 方 华 |
副教授 | 1、水处理与资源化新技术2、环境纳米技术3、环境影响评价与清洁生产审核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10 | 方卓尧 | 副教授 | 1、水处理纳米材料与应用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11 | 盖鑫磊 |
教授 |
1、大气环境监测2、气溶胶化学3、大气污染物毒理与健康效应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12 | 高 飞 | 教授 | 1.环境保护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13 | 郭照冰 | 教授 | 1、大气环境化学2、同位素地球化学3、水环境污染机理与技术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14 | 胡建林 | 教授 | 1、大气环境数值模拟2、区域空气污染气象3、大气污染与健康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15 | 黄 琳 | 教授 |
1、环境材料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16 |
黄 琼 |
副教授 | 1、环境净化材料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17 | 黄 潇 |
教授 | 1、城市污水处理2、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3、工业水处理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18 | 金建炳 |
副教授 | 1、数据同化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19 | 靳亚超 |
副教授 | 1、大气环境中的碳捕获和转化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 | 乐 旭 |
教授 | 1、大气污染的区域生态效应2、大气环境-气候系统相互作用3、数值模拟研究及多尺度系统相互作用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21 | 黎飞虎 |
副教授 | 1、水环境化学2、环境功能材料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22 | 李保杰 | 副教授 |
1、大气污染物排放、模拟与管控2、城市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23 | 李大伟 |
讲师 | 1、VOCs治理与废水高级氧化治理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24 | 李海玮 |
副教授 | 1、大气VOCs污染特征2、室内空气质量3、环境大气污染控制应用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25 | 李婧祎 |
副教授 | 1、大气化学数值模拟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26 |
李建东 | 副教授 | 1、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27 | 李 柯 |
教授 | 1、大气化学与气候变化2、大气环境数值模拟3、极端污染事件4、环境大数据分析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28 | 李 昆 |
副教授 | 1、污染物的环境过程及生态风险研究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29 |
李 楠 |
副教授 | 1、空气污染数值模拟研究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30 | 李天玲 |
副教授 | 1、环境监测传感技术2、环境污染控制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31 | 李振炫 |
副教授 | 1、矿物界面/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2、工业废水处理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32 |
廖 宏 |
教授 |
1、大气环境数值模拟2、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3、大气污染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33 |
刘大刚 |
教授 | 1、生物质纳米材料2、太阳能污水净化3、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加工利用4、低碳仿生智能装备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34 |
刘凤玲 |
副教授 | 1、环境纳米材料2、水污染控制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35 | 刘 刚 | 教授 | 1、大气污染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36 | 陆啸飞 | 副教授 | 1、大气氮沉降对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氮耦合机制的影响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37 | 马 嫣 |
教授 | 1、大气污染物外场观测2、PM2.5形成与转化机制研究3、气溶胶环境气候效应研究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38 | 茅宇豪 |
教授 | 1、大气环境2、气候变化3、空气质量模式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39 | 秦墨梅 |
副教授 | 1、空气质量数值模拟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40 | 邱 慧 |
副教授 | 1、水污染控制与新型环境纳米材料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41 | 申卫收 |
教授 | 1、氨气和温室气体排放控制2、氮循环关键微生物过程3、农牧废弃物资源化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42 | 沈亚飞 |
教授 | 1、炭素资源热化学处理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43 |
施文卿 |
教授 | 1、河湖生源要素循环过程与机制2、水生态系统碳收支过程与机制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44 | 史经新 | 副教授 | 1、污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和资源化利用2、有毒难降解化合物强化生物降解技术研究3、地下水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45 | 宋 力 |
副教授 | 1、环境催化材料与新能源材料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46 | 唐登勇 |
副教授 | 1、污染防治理论与技术2、清洁生产审核等技术咨询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47 |
滕 飞 |
教授 | 1、太阳能光催化2、OER/HER3、超级电容器4、先进材料5、理论计算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48 | 汪俊峰 | 教授 | 1、中国大气污染溯源及演变机制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49 | 王 鸣 |
副教授 | 1、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外场监测、来源解析和化学行为研究2、大气臭氧生成敏感性分析和控制策略研究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50 | 王品雅 |
副教授 | 1、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相互作用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51 |
王 壮 |
副教授 |
1、环境毒理学2、环境计算化学3、大气污染毒理与健康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52 | 毋 赟 |
教授 | 1、污染物毒理健康效应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53 |
谢鸣捷 |
教授 | 1、大气环境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54 | 徐德福 |
教授 | 1、污水人工湿地净化技术2、污水生态修复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55 | 徐晶晶 |
副教授 | 1、环境友好材料的设计及应用2、基于光催化的环境治理技术与设备研究3、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56 | 徐磊磊 |
教授 | 1、环境净化材料2、温室气体CO2资源化利用3、大气污染治理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57 | 杨 波 |
副教授 | 1、大气污染治理2、环境催化材料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58 | 杨 洋 |
教授 |
1、大气化学与气候变化2、大气化学与气候数值模拟3、气溶胶气候效应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59 |
杨兆平 |
副研究员 |
1、氮沉降和管理措施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60 |
于江华 |
教授 |
1、水生态修复2.、资源化与水污染控制3、 面源污染管理与控制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61 |
袁和忠 |
副教授 | 1、环境地球化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62 |
张 帅 |
副教授 | 1、水环境中耐药基因的产生、传播及控制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63 | 张明道 |
教授 |
1、新能源电池2、环境材料3、固废资源化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64 | 张运江 |
副教授 | 1、气溶胶物理化学及影响2、环境大数据解析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65 | 赵云霞 |
副教授 | 1、温室气体CO2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2、环境材料及催化剂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66 | 郑 军 | 教授 | 1、大气污染物监测、形成机制研究2、大气化学中自由基的光化学过程3、大气颗粒物的光学性质以及气候效应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67 | 周宏仓 |
教授 |
1、大气污染生成与控制2、二氧化碳减排3、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与能源化利用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68 |
朱 君 |
副教授 | 1、气溶胶环境气候效应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69 | 朱 琳 |
副教授 | 1、水体富营养化控制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70 |
朱 佳 |
副教授 | 1、大气环境和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71 |
朱奕静 | 副教授 | 1、污水生物处理2、污水自养脱氮技术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72 | 左晓俊 |
教授 | 1、雨水收集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2、水消毒处理技术 3、水生态修复技术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73 | Nadine Unger | 教授 | 1、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74 | 叶小梅 | 研究员 | 1、环境化学2、生态毒理学 | 江苏省农科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