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 |
环境科学系成立。 |
| 2003年 |
“环境科学”二级硕士学位点获批; |
| “环境科学” 获学士学位授予权。 |
| 2004年 |
“环境科学系”改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 2005年 |
“生态学”二级硕士学位点获批; |
| “环境科学”获校级重点学科; |
| “生态学”专业获学士学位授予权。 |
| 2006年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 “环境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 |
| 2007年 |
与美国耶鲁大学建立“大气环境中心”。 |
| 2008年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为“中国气象局重点学科”; |
| “环境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江苏省教育厅验收; |
| “环境工程”和“应用化学”获学士学位授予权。 |
| 2009年 |
“环境科学”专业被教育部选为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
| 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权点获批; |
| 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办学化学专业4+1硕士项目、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合作办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专业4+1硕士项目、与美国佛蒙特大学合作办学环境工程专业1+1硕士获批; |
|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获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 |
| 2010年 |
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获批; |
| 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获批; |
| 建立“江苏省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
| 与美国底特律大学合作办学的环境工程专业2+2本科、3+1+1本硕项目获批; |
| “环境科学”特色专业建设点通过江苏省验收,成为江苏省特色专业。 |
| 2011年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为江苏省优势学科; |
| “生态学”特色专业建设点通过江苏省教育厅验收; |
| “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获批; |
| 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的化学专业3+1本科合作项目获国家审批。 |
| 2012年 |
“环境工程”专业入选第二批教育部“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 |
| 与国电环保研究院联合共建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 “环境科学与工程”优势学科顺利通过中期评估;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三个专业入选省“十二五”重点专业; |
| 十周年院庆与第二届教代会圆满成功。 |
| 2013年 |
江苏省大气污染控制联合实验室获批筹建; |
| 江苏省环境净化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立项建设。 |
| 2014年 |
“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入选第二批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
| 江苏省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通过省科技厅考核验收; |
| “环境科学与工程”优势学科一期“A”等级通过考核,获二期立项资助。 |
| 2015年 |
“环境科学”专业获江苏高校品牌专业一期工程立项; |
| 与国电环保研究院联合申报并获批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
| 2016年 |
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圆满成功; |
| 江苏省环境净化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利通过省科技厅考核验收。 |
| 2017年 |
与哈佛大学成立“空气质量和气候联合实验室”。 |
| 2018年 |
“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获批。 |
| 2019年 |
获批新设“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 “环境工程”专业正式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我校工科专业首批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
| 2020年 |
“环境科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暨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二期项目。 |
| 2021年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在上海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位于全国第17位,世界第79位,跻身世界百强; |
| “环境工程”专业获批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二期项目。 |
| “环境科学与生态学”ESI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4‰ |
| 2022年 |
“环境科学与生态学”ESI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