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2023年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于2023年12月16日在上海召开。
本次学术委员会由29名来自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和特邀专家组成,包括郝吉明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江桂斌院士、刘文清院士、张远航院士、贺克斌院士、贺泓院士、张小曳院士、柴发合研究员、陈建民教授、廖宏教授、黄成高工、龚山陵教授、陈长虹教授、陈敏东教授、冯银厂教授、傅平青教授、葛茂发研究员、刘建国研究员、邵敏教授、王体健教授、王新明研究员、王自发研究员、吴海锁研究员级高工、杨新教授、朱法华教授级高工、郑君瑜教授、伏晴艳教授级高工、胡建林教授和李莉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陈海山教授受邀参加此次会议并讲话。
副校长陈海山教授在致辞中对学术委员会委员及各位专家的长期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现状。他指出:“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重点实验室建设,希望委员们多提宝贵意见,助力我校环境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更大成绩。”
郝吉明院士主持了学术委员会会议年度汇报会,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胡建林教授就重点实验室在过去一年的建设发展情况、主要科研进展以及未来工作计划进行了汇报。
|
|
副校长陈海山教授致辞 |
郝吉明院士主持学术委员会会议并总结发言 |
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胡建林教授详细汇报了实验室2023年工作进展和主要成果:(一)学科建设取得持续发展:“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世界百强位居61,“环境工程专业”专业获批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立项建设,“环境科学专业”通过2023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估。(二)科研成果收获显著:实验室新增获批国家、省部级等项目共24项,其中:实验室乐旭教授主持申报的“气候-植被-大气化学耦合模式研发及其预测应用”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专项项目资助(1900万元),章炎麟教授主持申报的“气溶胶地球化学”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400万元),盖鑫磊教授主持申报的“基于‘溶液相-单颗粒-气溶胶’的大气有机物液相氧化实验及外场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NSFC-FDCT)资助(195万元),省级平台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企事业委托项目(40万以上)3项,获批项目科研经费4730万元。在研项目44项,在研经费6811.6万元,总经费达11541.6万元。2023年度,实验室科研产出稳定增长,正式发表学术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论文293篇,其中以第一单位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Science Bulletin等国际权威期刊SCI论文196篇;获批授权发明专利38件,实用新型专利8件。(三)人才队伍质量进一步提升:廖宏教授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并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章炎麟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沈亚飞教授、金建炳副教授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工信部,启明计划);陈敏东教授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李柯教授获“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并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汪俊峰教授获得“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金奖”;黄琳教授荣获“2023年江苏高校外国留学生教学观摩比赛”特等奖;李楠副教授获中国颗粒学会“气溶胶科技创新奖”,并入选“江苏科技智库杰出青年”;实验室成员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荣获国家级和省级奖项共计7项。(四)持续深化合作交流:2023年初与哈佛大学续签协议,持续选派优秀实验室人员及学生到美国哈佛大学成立哈佛大学-南信大空气质量和气候联合实验室,开展联合培养及深度合作研究;实验室外籍专家Daniel Jacob教授获得“江苏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实验室承办的第19届中美碳联盟(US-China Carbon Consortium,USCCC)年会顺利召开。2023年实验室邀请多个领域专家学者亲临实验室或组织召开线上学术会议达28次。批准开放课题12项,结题17项,课题质量不断提高。
学术委员会委员与特邀专家审议了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发展情况,对重点实验室过去一年来在高水平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承担与贡献、人才与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与进展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建议实验室应围绕国家“四个面向”、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4561”,把握实验室的未来发展的部署与设计。
|
|
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胡建林教授作实验室年2023工作进展汇报 |
会议现场 |
郝吉明院士在总结发言时指出,实验室需要进一步明确各自定位、突出优势互补、强化交流协同合作,为双碳背景下的长三角空气质量达标与提升起到科技引领作用。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