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快讯 正文
新闻快讯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召开2022年度学术委员会联席工作会议
2022年11月28日    作者: 陈凯、程穆宁    发布 : 程穆宁    

    2022年11月25日,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联合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召开2022年度学术委员会联席工作会议。因疫情原因,本次联席会议以“云端”线上方式隆重召开,这也是首次以三家实验室联合的方式召开联席工作会议。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郝吉明院士等32名国内大气领域顶尖专家受邀出席。上海市环科院院长蒋长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陈海山、复旦大学副校长张人禾致欢迎辞。江苏省科学技术厅科研机构处副处长张洪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实验室处副处长杨琳、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吴启洲、生态环境部大气司处长李巍、科财司一级调研员刘海波等实验室主管部门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副校长陈海山教授在致辞中感谢学术委员会委员及各位专家的长期支持,并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现状。他指出:“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希望委员们多提宝贵意见,助力我校环境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更大成绩。”

腾讯会议

    重点实验室主任廖宏教授详细汇报了实验室2022年工作进展和主要成果:(一)学科建设得以持续发展:“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世界百强;“环境科学与工程”优势学科,以“优秀”成绩通过江苏省教育厅验收;“大气环境变化与污染防治实验室”成功获批江苏省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二)科研成果收获显著:实验室廖宏教授团队“多尺度大气物理过程对我国臭氧污染影响研究与应用”获生态环境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大气化学与天气气候教学团队”入选全国气象教学团队。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与土壤、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重点专项项目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2项、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项目2项,获批项目科研经费4367.6万元;累计在研项目达67项,总经费达1.11亿元。2022年度,实验室科研产出稳定增长,截至11月份,正式发表学术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论文272篇,其中以实验室为第一单位SCI论文122篇。2020-2022年度,实验室在PANS(2篇)、Nature Geoscienc(2篇)、Nature Communications(2篇)、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2篇)、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3篇)、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1篇)、Advanced Materials(1篇)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3篇。获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7(24)件。(三)人才队伍质量进一步提升:实验室廖宏教授入选科睿唯安2022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张明道教授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TOP1%高被引科学家”,汪俊峰博士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海外)资助,胡建林教授、盖鑫磊教授入选江苏省第六期333工程(第二层次),沈亚飞教授入选江苏省第六期333工程(第三层次),汪俊峰博士获批2022年“江苏省特聘教授”,李冬、史经新、朱奕静、Dipesh Rupakheti等四位博士获得“江苏省双创博士称号”。

    学术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实验室建设规划方案科学合理,近年来发展迅速, 在大气污染成因机制和防治研究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也为江苏省乃至国家的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重点实验室主任廖宏教授汇报实验室2022年工作进展和主要成果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会场

    会上,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黄成、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主任陈建民分别就各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情况、主要科研进展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了汇报。

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复合污染成因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分会场

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分会场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各重点实验室长期以来取得的科研成果,高度赞扬了各实验室为国家和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做出的重要贡献,希望实验室进一步聚焦重点,强化交流合作,凝练科学问题,加强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继续深化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等关键技术研发,做出长三角特色,发挥科技引领作用。

郝吉明院士在总结发言时指出,要突出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充分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十四五”、“碳达峰、碳中和”等关键目标,推动上海和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要拓宽研究视野,拓展研究链条,综合集成经济、社会、气候、环境影响因素,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要在科学上深刻回答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的关键问题,引领区域空气质量深化改善。

各实验室主管部门领导在发言中对实验室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感谢重点实验室开展的研究工作,希望继续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入开展科学机理的研究,力争做出写入科学发展史的重大创新成果!






  • 环科院官方微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 2020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邮编:210044   NUIST备80143
请使用Chrome或IE8以上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