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上午,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一楼的环保长廊里开展了一场“探气象奥秘,护母亲河生态——气象观测小专员”的科普讲解活动。院长助理、环境工程系教师蔡炜,学生雷怡欣均化身“小小讲解员”,为前来参观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生动又精彩的环保知识讲解。
长长的走廊,变成了传播环保知识的课堂。墙壁上色彩斑斓的图画和严谨的文字,吸引着每个人的目光。“小朋友们请看这里,这是我们国家美丽的长江和黄河……”讲解员雷怡欣为小朋友们进行科普教育。沿着环保科普长廊,从我国的资源分布情况到大气环境问题再到水环境问题,逐步吸引小朋友对了解环境问题的兴趣。她向小朋友们讲解着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的分布特点,并告诉大家每一滴水都来之不易;同时通过对比照片,说明乱烧垃圾、工厂排放废气等行为如何变成“污染大怪兽”,破坏我们的空气和环境。
为了让小朋友们更好理解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讲解员们还准备了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在实验室里,蔡炜老师为大家操作展示“除尘装置”的神奇功能。他师用生动易懂的语言向小朋友们介绍灰尘的来源(土壤、烟尘、花粉、纤维等)、成分以及它与雾霾(PM2.5)的关系。当看到装置成功过滤了空气中的灰尘,变得干净时,孩子们发出了“哇”的惊叹声,也更加明白了保护空气的重要性。此外,蔡炜老师还为大家演示了如何用专业工具到户外采集水样,并引导小朋友们观察水的颜色和清澈度,启蒙他们对水资源保护的初步认识。
活动后,所有参与活动的小朋友都获得了一枚“环保小卫士”的徽章和证书作为这次学习的见证。这次漫步环保长廊的志愿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学习,更是一次爱心的传递。相信这颗绿色的种子,将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