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现启动2025年度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原则
(一)兴趣驱动。申请立项的学生要对创新或创业有浓厚兴趣,在兴趣驱动下自主选择项目。
(二)自主实践。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研究、自主完成创新或创业项目,导师对学生的实践方案、技术路线提供指导。
(三)重在过程。申报的项目要注重创新性训练项目的实施过程及在创新思维、知识与实践能力方面的收获和感悟。
(四)注重实效。申报的项目内容要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研究结果要能对实际存在问题有所解决或帮助。
二、项目类型
大创项目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
(一)创新训练项目: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二)创业训练项目: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角色,完成商业计划书编制、可行性研究、企业模拟运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对拥有或授权拥有产品或服务,具有核心团队,具备实施创业的基本条件,或已在工商、民政等政府部门注册登记的项目优先予以立项。
(三)创业实践项目: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创业训练项目)的成果,开发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申报创业实践项目须实际投入创业3个月以上(以实际运营时间为准)。在工商、民政等政府部门注册登记为企业、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形式,或已在各类产业园、科技园注册孵化,且法人代表或主要经营者符合大创项目申报对象的项目,优先予以立项。
三、申报、评审及立项程序
(一)校级申报及评审推荐:鼓励学生团队积极参加双创实践,申报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各学院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与推荐排序。
根据各学院申报数量与质量等情况,学校综合测算各学院校级创新训练项目资助数量指标。各学院根据指标,提供拟推荐为校级立项资助创新训练项目清单(项目质量优秀的优先;往年指导大创项目的指导教师,成果产出优秀的优先)。针对校级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资助项目,学校将在各学院推荐的基础上,单独组织评审。
(二)校级立项:
学校对拟推荐为校级立项项目(含部分资助)进行审核,经公示无异议,确定校级立项(含部分资助)项目清单。
(三)省级和国家级评审推荐:学校将根据省教育厅分配的名额,对立项资助的校级项目按学科大类集中评审,择优推荐国家级和省级,并增拨经费。
各级大创项目,由各学院做好项目组织和后期管理工作,鼓励学院配套资助经费。
四、申报对象
(一)学生团队
1.项目负责人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主要面向一、二、三年级本科生。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年级、跨院系组建团队申报项目。跨学院的项目由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管理。项目负责人仅限1人。申报创业实践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必须为相关项目的企业法人。
2.若项目负责人为三年级学生,成员中须有二年级学生。
3.每个项目组成员包括负责人在内不超过5人,项目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
4.每名学生在校期间只能负责1项省级及以上级别的大创项目,不得一次同时在不同项目之间交叉申报。
(二)指导教师
每个项目仅限1位指导教师。创新训练项目指导教师需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或实验指导经验,能全程指导学生进行创新训练。项目所需的实验条件和仪器设备由指导教师负责提供,学校有关部门积极提供便利条件。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导师原则上应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并具备指导创业项目的经验(曾指导过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互联网+”大赛)、“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
每位教师每年指导大创项目不超过3项(含在研项目)。有2项校级及以上大创项目尚未结题,或2024年立项但中期检查未通过的,其指导教师不得作为本次项目指导教师。
项目立项后,团队成员、指导教师、项目名称等基本信息原则上不能变更。
五、选题要求
大创项目不限学科专业,学生可根据兴趣在一定范围自主选题。创新训练项目选题范围可以为:有关教师科研与技术开发(服务)课题中的子项目;开放实验室、实训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与训练项目;发明、创作、设计等制作项目;专业性研究及创新项目,创业计划与职业规划创新项目;社会调查项目;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等。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选题范围可以为:产业最新需求和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分解细化的具体项目或企业设置的开放性课题;校内外创业园地中的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结合科技创新的一切有待于创业实践的项目等。鼓励结合2025年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互联网+”大赛)相关项目申报。
大创项目不得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重复。项目选题要求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有一定的研究基础,项目方案清晰可行,且预期成果具有可考核性。重点支持有技术化、商业化和产业化前景的大创项目。
六、研究周期
大创项目研究周期为一般为1年(2025年4月-2026年4月)。申报者要对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期任务。
七、结题要求
项目第一负责人需同时以项目第一负责人身份报名参加本年度或下一年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互联网+”大赛)校赛,并在大赛官网“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报名。申请项目结题时,需同时提交结题申请、成果证明材料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互联网+”大赛)官网报名成功截图。
八、申报材料及时间节点
(一)学生在线申报材料
1.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申报表(附件2);
2.若为创业训练项目或创业实践项目,还需提交《创业计划书》;
3.大创申报项目信息确认表(附件5)(将签字确认后的扫描件上传到系统)。
(二)时间节点
1.3月6日-3月25日,各学院组织学生和指导教师根据填报要求(附件3),完成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管理系统”(登录路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网-公共服务-VPN远程登录系统-融合门户-创新创业系统-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管理系统)的在线申报、指导教师审核。
2.4月8日前,各学院完成大创项目评审工作,在“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中完成专家组评审和学院审核,报送校级《大创项目2025年学院推荐项目信息汇总表》(可从系统中导出,按附件6格式调整,根据项目类别单独排序)(电子版和纸质版,纸质版一式一份,分管领导签字、学院盖章)。报送地点:行政楼409室。联系人:吴老师;联系电话:58731344;电子邮箱cxcyjy@nuist.edu.cn。南信大2025大创交流QQ群群号:1020208873。
附件:
附件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创项目成果要求(2025版).docx
附件2.大创项目申报表.doc
附件3.申报表格填写及材料报送要求.doc
附件4.在线申报说明.rar
附件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创项目申报信息确认表.docx
附件6.大创项目2025年学院推荐项目信息汇总表.xls
附件7.学校现有本科专业目录.xls
教务处 创新创业学院(藕舫学院)
2025年2月15日